![](http://a.nync.com/.jpg!40)
![](http://static.nync.com/main/images/cungg/cq26-min.png)
今年农村的好多果园主,要哭了。
前期大旱,所有水库塘坝的水都干了,苹果眼睁睁干渴也浇不上水,只能看着幼果因缺水而停滞生长。
入了秋,突然雨水一场接一场地下,大河小河河水汤汤,水库塘坝很快恢复元气。只是苦了苹果,从饥渴到暴饮暴食,根本承受不住突然的“幸福”。
听果农说,今年的果子,鸡爪纹啥的,都不少,影响品相,肯定卖不上价钱了。可越这样,有些钱你还不得不花。
就像这给苹果摘袋,就是一笔不小费用。按照一天摘3000个袋来算,这些农村大婶们每天的工钱是100元,还要车接车送,中午管一顿饭。
这样计算,一个苹果至少要增加5分多钱的费用了。
其实看看,这些农村大妈一天赚这100元,也着实不容易。树顶要踩着这么高的梯凳,仰着脖子,擎着胳膊一个个小心把袋子撕下来,还不能碰掉苹果,苹果与枝杈间又得用泡沫垫垫好,不能磕碰到苹果。
他们一般早上5:30分就准时进园开始干,中午到11:30分吃午饭,下午从1点再干到5点,要干满10个小时,爬高爬低,劳动强度还是蛮大的。
农村就没有什么轻松活儿。摘苹果袋只是其中的一个小工序。不算开沟施肥打药割草,苹果管理就得经过疏花一次,疏幼果一次,套袋一次,如今是摘袋一次,后面还有苹果采摘,选果,储藏或者包装,哪一道都离不开人工。
怪不得果农心寒,说苹果价格一降,不只是白忙活一场,连投入的药、肥钱,付出去的人工费,全都赔进去了。
一个小时10元,风吹日晒树枝刮,这么大强度的劳动,要是城里人,根本连看也不会看。
可对这些农村大叔大婶们来说,绝对是一笔不错的收入,所以他们做这活十分踊跃,干活也认真仔细,都想留个好名声,好让人下次干活还找自己。
高处爬梯子,低处钻树孔。
边摘袋,大叔大婶们还边聊着今年可能会有的苹果行情。别看他们出来打工,自己家也多多少少都有果园的,对价格都关心。
明天的行情,说不准。但果农到现在也是如同箭在弦上,硬着头皮也得放。辛苦管理了一年,怎么也得把最后的收成拿到手。不管它值不值钱。
摘完果袋的苹果,就等着上色了。若是苹果品相较好,过几天果农还会再来转一下苹果方向,把苹果周围叶片掐掉,让颜色红的更加均匀。
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。苹果管理的辛苦,比种粮食作物,辛苦何止两倍三倍?希望今年,果农脸上能多一点笑容吧。